Glocal Action 資助梅道診所新台幣 5 萬元

 
工作人員 Khun Way 代表梅道診所,將捐款收據交給 Glocal Action 企畫經理王詩菱。

工作人員 Khun Way 代表梅道診所,將捐款收據交給 Glocal Action 企畫經理王詩菱。

 

Glocal Action 於 2016 年 12 月捐款資助梅道診所(Mae Tao Clinic, MTC)新台幣 5 萬元,並於 2017 年 1 月 20 日前往拜訪。

梅道診所創辦人辛西雅醫師(Dr. Cynthia Maung)原就讀於仰光大學醫學院,1988 年爆發八八學運後,流亡泰國 Mae Sot,見無數緬甸同胞在戰亂、逃難過程中罹病、受傷卻無法獲得醫療照顧,遂與同伴於 1989 年成立梅道診所,自此不間斷地持續在泰緬邊境為緬甸貧困難民、移工、家庭、孩童等提供免費醫療衛生服務,並培訓當地醫療人員。

經過近 30 年的發展,梅道診所如今備有婦產科、外科及手術部門、眼科、牙科、小兒科門診及病房、心理科、針灸部門、處理各種傳染病及慢性病的門診部門及住院病房等部門,600 多位工作人員,平均每天接生 15 個新生兒、為 300 至 400 位病患診療、並提供 500 位病患及家屬每日兩餐的飲食;每年約有 15 萬人次就醫,並提供約 250 個義肢裝設及替換。

2017 年 1 月我們到訪的當天,因為有眼科醫師不定期前來駐點義診,大批的緬甸人在眼科部門外排隊等待眼科手術。因為長時間在豔陽下從事農務工作,許多緬甸移工都患有白內障,或是因工作導致受傷。

2017 年 1 月我們到訪的當天,因為有眼科醫師不定期前來駐點義診,大批的緬甸人在眼科部門外排隊等待眼科手術。因為長時間在豔陽下從事農務工作,許多緬甸移工都患有白內障,或是因工作導致受傷。

2016 年,因應愈來愈龐大的就醫人數與需求,並符合泰國官方規定的醫療衛生標準,梅道診所在各國政府、組織與個人的捐助下,告別 1989 年以來一點一滴拼湊而成的舊院址、舊建築,搬遷到了新址。全新的建築設施雖然為工作人員及患者、家屬帶來更好的就醫環境與衛生條件,卻也成了雙面刃,讓許多捐助者誤以為梅道診所享有豐沛的資源,營運經費無虞。

事實上,解決了一次性的土地、建物花費後,每月、每年的醫療服務、人事與行政作業等開銷,才是梅道診所最大的經費需求所在。

緬甸改革開放以來,梅道診所與其他許多泰緬邊境的當地組織,都面臨嚴重的資金缺口,因為許多捐助機構都認為邊境地區的服務需求會隨著緬甸的改變而減少,然而實際上,由於緬甸境內的醫療匱乏與經濟蕭條,每年都仍有大量的泰國境內緬甸移工與來自緬甸各地的民眾前來梅道診所就醫;即使梅道診所也開始在緬甸境內設置醫療站所,各地的緬甸人民仍可能會因為交通與身分等各種因素而無法前往就醫,而仍選擇跨越邊境到泰國境內的梅道診所。例如,在界河對岸的 Myawaddy,許多居民都不是當地人,他們為了在界河兩岸找到臨時工機會,而從緬甸各地前來,卻因為不具 Myawaddy 當地戶籍身分,而難以在當地醫療站所就醫。

衛生及飲食教育也是梅道診所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從源頭改善緬甸移工與民眾的健康狀況,降低罹病的機率,也相對地減少診所與病患原生家庭的醫療及照顧負擔。

衛生及飲食教育也是梅道診所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從源頭改善緬甸移工與民眾的健康狀況,降低罹病的機率,也相對地減少診所與病患原生家庭的醫療及照顧負擔。

我們瞭解到這樣的狀況,明白梅道診所的重要工作,與龐大的經費負擔,因此除了透過每次公益參訪團到訪時的小額捐款,也決定在年底進行新台幣 5 萬元的捐款,雖然金額有限,但仍希望能夠幫助梅道診所穩定地持續為無數緬甸百姓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感謝台灣朋友們的支持和參與,讓我們能夠一同支持梅道診所!

Glocal Action 邊境社區醫療健康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