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小學:一顆皮球的價值

10 月中我們訪視了位在泰緬邊境的綠水小學,在放學前,為資源匱乏的學校送來了排球、足球、跳繩、呼拉圈、藤球等運動器材,和鈴鼓、沙鈴等樂器,希望讓孩子們在習字讀書之外,也能有盡情玩耍、活動筋骨的機會~

活潑矯健的孩子們,馬上玩得不亦樂乎,跳跳繩時還唸起緬語的順口溜,可愛極了!我們還另外帶了一把吉他(感謝夥伴錦如的贊助!)給兩位年輕老師,老師們很開心接下來可以彈吉他帶孩子唱歌、遊戲,讓學習內容更活潑好玩~
 

為什麼是給綠水小學,不是給其他學校?

前往學校前,夥伴們問我們,為什麼是給綠水小學,不是給其他學校?

「到了,你們就懂了。」我們說。

位在鄉野間的這所緬甸移工學校,位置偏僻、沒水沒電,難以接觸到外界資源,去年底一度關校;好在許多台灣朋友們的熱心挹注,讓 Glocal Action 能夠繼續支持綠水小學持續辦學。
 

看見,一顆皮球的價值

我們可以把這些器材給一所容易到達、經營相對穩定的學校,但是這對那所學校,恐怕只是錦上添花;反而在相對更匱乏的綠水小學,簡單的一套制服、一些運動用品和樂器,都可以是增加孩子們喜愛上學的心、提升老師與社區向心力的力量,在這裡,能發揮比別處更大的作用。

看到孩子們臉上綻放的笑容,大夥都看見了這些皮球、樂器的價值。


Glocal Action 泰緬邊境緬甸移工兒童教育

點此了解最新需求!

為什麼 Glocal Action 支持社區自己蓋學校,勝過國際志工蓋學校?

 
綠水小學校舍修建就快完工,家長、工人、老師、校長,笑容多麼燦爛!

綠水小學校舍修建就快完工,家長、工人、老師、校長,笑容多麼燦爛!

8 月底以來,Glocal Action 在泰緬邊境資助的緬甸移工學校
——「綠水小學」陸續捎來校舍修繕的訊息;
我們回覆信件開頭,便是感謝建築工人和校長老師們。

沒水沒電、沒手機訊號的泰緬邊境偏遠鄉野,
雨季裡的校舍修繕,真不是件容易的任務;
光是運送材料,就得用上卡車、農用牽引機、人力... 呢!
 

社區的綠水小學,就讓社區來打造,最棒!

理由很簡單,也清楚:

  1. 當地知道自己最想要的學校是甚麼樣子
  2. 當地不需要配合及等待外來志工「方便」的時間
  3. 當地建築工人、運輸工人、家長們都可以有收入
  4. 社區學習如何規劃、尋找、運用資源是很重要的
  5. 社區參與學校事務越多,就越會對辦學有重視
  6. 社區自己改善辦學硬軟體,就越有自主、自助權
  7. 唯有如此,這個學校才會真正屬於社區
  8. 社區會繼續支持這個學校,以及孩子們的教育
     
綠水小學的爸爸媽媽們,也一起來參與學校事務。

綠水小學的爸爸媽媽們,也一起來參與學校事務。

而作為外來陪伴/支持者,其實任務也很簡單:

  1. 傾聽、傾聽、再傾聽,還是傾聽當地的聲音
  2. 讓當地瞭解、而且要做到,我們不是來了就走
  3. 可以提出建議及參與討論,但完全由社區來決定
  4. 不開空頭支票,給予我們做不到的承諾
  5. 讓社區明白彼此的難處及決心,相互支持
  6. 由衷感謝每一位參與者及認同者(當地與台灣)
  7. 讓社區和自己都能在錯誤中學習,接著改進
  8. 與社區一起慶祝每一個得來不易的美好成果
讓我們和校長、老師、家長們一起,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讓我們和校長、老師、家長們一起,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此外,我們也不太支持去蓋「一間」很漂亮的學校建築。
因為我們都很清楚,持續營運和品質提升更需要資源;
而且鄰近還有許多貧困學校,同樣需要一起去努力。

雨季裡的校舍修建並不容易,謝謝校長老師建築工;
謝謝家長們的參與支持,謝謝孩子們滿滿的期待;
謝謝每一位資助的台灣捐款朋友。

綠水社區和我們一起做到了,讓孩童們有個更完善的學習環境!


Glocal Action Taiwan 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

泰緬邊境緬甸移工孩童教育發展最新需求

 

夥伴分享:沒有親眼看過,實在無法相信基礎教育對他們是那麼的珍貴

105 號公路暑期公益參訪團夥伴迪萱媽媽,與綠水小學的兩位老師。

105 號公路暑期公益參訪團夥伴迪萱媽媽,與綠水小學的兩位老師。

圖.文/迪萱媽媽( 105 號公路暑期公益團夥伴)

剛從泰緬邊境回來時,覺得內心好沉重且有些逃避的心態,主要是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太好了,對於現實世界的兩端差異感到很衝突。

也覺得沒有親眼看過,實在無法相信美索當地有七八十所移工小學的孩子們,基礎的教育對他們而言是那麼的珍貴。

那些名為小學其實只是一個提供基礎教育的學習機構,這些移工小學為在地或國際 NGO 所贊助,學校資金一旦不足隨時被現實打垮,立即關門大吉,學生們不上學,就只能待在家裏玩耍。

位於泰緬邊境田野間的緬甸移工聚落,是綠水小學孩童的生活所在。

位於泰緬邊境田野間的緬甸移工聚落,是綠水小學孩童的生活所在。

在台灣,學生三天沒到校且未假,學校必須通報社會局,社會局接獲通報 24 小時內要到學童家裏訪視,這是我們的標準流程。

在美索關門大吉的學校,
孩子們還可以去哪裏唸書?

家長根本沒有權利及能力質問政府,因為孩子們的基礎教育學歷不被承認,也就是說政府是不管這些緬甸移工下一代的教養問題,學校所有的經費皆由辦學的人自行籌措。

一旦善款資金注入,孩子們才得以復學,這裏的孩子是沒有受教權利的,學歷不被承認,他們的未來在哪裏?儘管如此,緬甸移工們對下一代可以幸運地識字、念書,則是他們在泰國生存唯一的希望。

參加泰緬邊境的公益旅行,希望透過自己傳達一些訊息給朋友們,我們是否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放慢腳步思索生命所帶給自己的意義,而自己又能為大環境做些什麼?

不管我們究竟能做些什麼,至少我們要選擇活得很快樂喔!


Glocal Action Taiwan 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

邀請您,一同來支持泰緬邊境緬甸移工兒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