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我們要上學!」難民當老師、連水電都沒有的泰緬邊境移工教室

採訪報導    李秉芳/台北報導 2017-06-10 18:05

長期支持難民、移工教育權的Glocal Action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今(10)日在慕哲咖啡舉辦「走進 邊境教室 泰緬移工兒童教育展」,現場展出在泰緬邊境一群沒有身份、國籍、穩定收入的泰緬移工孩童,在簡陋環境中的學習情境,協會秘書長賴樹盛表示,非營利組織和這些社區是夥伴關係,培養當地社群的自助能量是理念核心,而非將他們當成可憐的弱勢,以慈善的角度來看待。

「走進 邊境教室 泰緬移工兒童教育展」的現場重現了泰緬邊境移工學校的情境,學童們鋪張墊子就坐在地上上課,用的是最簡單的教具和教材,而在這裡教書的老師們,有些自己本身就是難民,或是社區裡面少數識字的家長、藝術家等,在移工學校當老師收入也不穩定,但他們仍熱情地投入其中,透過自行製做簡易的學習單、黏土等,讓孩童學習基本的認字、聽說讀寫和創作,也要照顧孩童的一整天在學校的生活起居。

「因為看見了,無法視而不見」,賴樹盛說,在泰緬邊境一個名為Mae Sot的小鄉鎮,大約有四十萬的人口,而這數字還不包括那些非法、沒有登記的孩童,他說,當地人的居住環境很多連水電都沒有,找工作不容易,更不用說是孩童的教育,賴樹盛回憶,以前去做難民服務的時候,大白天的就經常看到小孩在街上遊蕩、拾荒、行乞,他當時吃驚地想「難道這些人都不用去上學嗎?」但他很快就發現,就算有心想上學,「他們又有什麼機會呢?」

Glocal Action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秘書長賴樹盛認為當地社區自主力量是關鍵。圖/張家銘

Glocal Action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秘書長賴樹盛認為當地社區自主力量是關鍵。圖/張家銘

賴樹盛指出,這些移工大多來自緬甸,因為在緬甸當地極度缺乏基礎建設和政府照顧,因此決定攜家帶眷到泰國來討生活,然而在兩邊政府都不想管的情況下,他們只能在泰緬邊境的模糊灰色地帶上流離失所,掙扎著求生存,在沒有國籍也無法取得合法身份的情況下,連基本的生存權,包括工作、居住,甚至是生活溫飽都有困難。

當地孩童大多穿著拖鞋上學,進入教室時就將鞋子脫在座位旁邊。圖/張家銘

當地孩童大多穿著拖鞋上學,進入教室時就將鞋子脫在座位旁邊。圖/張家銘

不過他走訪許多當地的社區就發現,雖然生活辛苦,但是教育的需求仍在,有許多家長雖然自己不識字,只能做最底層的勞力工作,但仍希望他們的小孩能夠接受教育,扭轉未來的人生,賴樹盛強調,正是因為如此,Glocal Action的做法並非慈善救助,而是透過與當地工作者、草根組織之間的夥伴關係,協力推動各項發展計畫,包括建立學校、培育師資等,持續培養當地社群自助能量。

邊境教室的實景呈現。圖/張家銘

邊境教室的實景呈現。圖/張家銘

以當地一間的「綠水小學」為例,Glocal Action這間小學牆壁不完整,甚至沒有水沒有電,幾乎是一棟廢棄的房屋,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要在這裡上學,在2015年年底,甚至因為資源匱乏,一度荒廢關閉,賴樹盛直言,在這樣的地方,學童的教育就和他們的吃飯一樣「有一頓沒一頓」,後來因為許多組織的共同努力,他們也投入進行家訪、各種資源的募集,開始重建校舍,並鼓勵家長再次送孩童到學校來,才讓綠水小學在今年夏天重新開張。

展覽現場也展出當地孩童的畫作,目前正在推廣藝術教育。圖/張家銘

展覽現場也展出當地孩童的畫作,目前正在推廣藝術教育。圖/張家銘

賴樹盛說,他在這幾年的工作中深刻感覺到的事情是,這些緬甸移工因為家長本身就是弱勢,他們在泰國的社會中會被歧視,甚至是暴力侵害,像是人頭拐賣等,現場放映的紀錄片也顯示,有的家長每個月即使100塊泰銖(相當於一百元新台幣)的學費都繳不出來,賴樹盛表示,學校的營運主要都還是靠各種組織的協助,幫忙投入整合各項資源,他也說,其實這些能擠上破舊的校車來上學的孩童,都還是幸福而少數的,他看見這些人生命的堅韌,這是他認為最可貴的事情。

慕哲咖啡地下室的「走進 邊境教室 泰緬移工兒童教育展」重現邊境教室的實景。圖/張家銘

慕哲咖啡地下室的「走進 邊境教室 泰緬移工兒童教育展」重現邊境教室的實景。圖/張家銘

展覽現場除了展示泰緬邊境的教育,也同時舉行「Chimmuwa手織品義賣」,由邊境山區部落種植棉花,經手捻線紗、草本染色、手工織布而成的美麗布匹,再由工作坊緬甸婦女裁縫成充滿溫暖手感的各式布包藝品,義賣所得扣除成本後,將捐贈 Glocal Action 泰緬邊境教育服務行動。

圖文出處:民報